历史安仁

安仁镇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。早在唐武德三年(公元620年)就建安仁县...


刘湘(1888—1938)

2020-12-11 16:18:15

刘湘 

字甫澄,名元勋,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,清光绪十六年(1890)五月十五日生。其父刘文刚,有水田40余亩,兼营碾谷贩米生意。刘文刚有嫡堂弟刘文辉,是刘湘的幺叔(俗称幺爸),此二人以后登上四川军政界,成为四川军阀混战中的主要人物。刘湘弟兄三人,他居长,幼年读私塾,学习努力,专心读书。回家后还要帮助父亲碾米、送粮,干些体力活。晚上常在油灯下专心读书,父母怕他把身体搞垮,将油灯拿走,刘湘就悄悄到月亮坝里去读书。他学习努力,深得塾师杨瑞庭喜欢,常买书、笔送给他。1904年升入大邑县立高等小学堂。
 
刘湘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;

1906年四川总督锡良,为培养下级军官,在川北贫脊地区招募300人,成立弁目队。刘湘在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局、为赴国难投笔从戎之风的影响下,1906年,刘湘报名考取陆军弁目队,次年入陆军讲习所。1908年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。
刘湘身材高大,性格含蓄、深沉,不关心政治,当时学校内同盟会革命活动频繁,他不闻不问,只顾埋头读书,休息时,爱唱军歌。他的眼睛小,终日呈半咪状,同学们戏称他“刘瞎子”。1909年夏,刘湘由速成学堂毕业,分配到三十三混成协六十五标任见习官。1911年扩编成立十七镇,刘湘任排长、队官。辛亥革命后,第十七镇改为川军第一师,师长周骏,刘湘在该师升任营长,驻防重庆,后移驻泸州。

1913年7月,袁世凯任命胡景伊为四川都督,充当其爪牙,控制四川。8月,杨庶堪、熊克武等同盟会员,发动了四川的讨袁战争,刘湘率所部阻挡讨袁军进攻泸州有功,逐升任团长。1915年8月,袁世凯派亲信陈宦入川任四川督军。为搜捕革命党人,周骏被委以川东请乡总司令,刘湘担任铜梁、壁山、大足清乡分司令。

1916年,爆发了护国战争。在四川泸(州)纳(溪)战役中,刘湘因阻击护国军有功,袁世凯嘉奖授陆军少将衔,勋五位,并提升任十五师二十九旅旅长。护国战争结束后,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,委周道刚为川军第一师师长,刘湘任该师第一旅旅长,驻合川。1917年4月川军刘存厚与护国军滇黔军总司令罗佩金在成都巷战,刘湘两次领衔与川军各旅团长联合发出指责罗佩金的通电。

1918年1月,一场以护法为名的四川靖国战争爆发,开始刘湘随第一师站在依附北洋军阀的四川督军刘存厚一边,在内江阻挡以熊克武任总司令的靖国军。当刘存厚被击败后,刘湘摇身一变,发出响应护法通电,因此战争结束后,任四川督军的熊克武将全部川军编为八个师,刘湘任第一师师长。6月,重新整编川军,刘湘改任第二师师长。熊克武督川期间,力不足以摄服川中各军,逐渐形成各据一方的防区制,刘湘以一师之众,已划得防区有永川、荣昌、铜梁、大足,壁山、合川、武胜七县,师部设在合川。从这时起刘湘便开始了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生涯。刘湘驻防合川期间,一方面开办军官传习所,自任所长,培训中下级军官;一方面将擅长权术的速成学堂同学纠集在自己周围,建立速成系军事集团。刘湘开始了野心勃勃,要想独霸四川。刘湘认为要称霸必须驱逐滇黔军、击败熊克武部。

1920年春,川军与驻川滇黔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。熊克武提出为四川省争省格的口号,符合四川大小军阀利益,纷纷参加以熊克武为首的“驱滇运动”,和以滇军唐继尧为首的“倒熊同盟”尖锐对立。这时,熊克武、刘湘与第四师师长刘成勋,八师师长陈洪范一起参加“驱滇运动”。5月,刘湘被熊克武委为第二军军长,兼北路总司令。8月刘湘任前敌总指挥,指挥各部兵败阆中。熊、刘为摆脱困境,派代表到陕西与刘存厚商谈合作出兵,达成协议。他们先后攻克成都、重庆,将滇黔军驱逐出川,战争结束。是年12月30日,北京政府发布命令:特委任刘存厚为四川督军,熊克武任四川省长,刘湘任重庆镇守使……。

驱滇之战结束后,刘湘和熊克武均倡导四川省自治。1921年2月,刘湘联合一军但懋辛、三军刘成勋通电宣布川督刘存厚是四川自治的一大障碍,一举将刘存厚再度驱逐出川。是年7月,刘湘出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,一揽四川军政大权。刘湘的实力不断扩大,称霸四川的野心也日益膨胀,终于爆发刘湘、杨森的第二军和熊克武、但懋辛的第一军之间的战争。战争中刘湘军被击溃,杨森率残部退至湖北,投靠吴佩孚;刘湘则经刘成勋、刘文辉疏解,11月5日,刘湘被迫辞职,仅带随身卫队退回大邑县安仁镇老家。川军师长邓锡侯、陈国栋、田颂尧因分赃不足,向熊克武、刘成勋进攻。1923年1月,川战又起。吴佩孚见川军内讧,有可乘之机,派兵援助投靠他的川军杨森部打回四川。7月,熊克武就任孙中山委任的讨贼军总司令。10月,刘湘见机东山再起,出任吴佩孚委任的四川善后督办,充当“倒熊”战争的盟主。刘湘出山,联合杨森外,还联合其它川军邓锡侯、田颂尧、刘斌、陈国栋、陈洪范、刘文辉等部,还设法将熊克武的同盟军刘成勋、赖心辉争取过来,实现“拉开”、“三边”的策略,致使熊军完全陷于孤立。战至1924年2月,熊军失败退到贵州,再退广东。

1924年5月,北洋军阀曹锟、吴佩孚为控制川局,又大力扶持杨森,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善后事宜,掌握了全川军政大权,刘湘则任命为川滇边防督办,地位低于原部下杨森。刘湘十分不满,拒受新职,仍然在重庆打着四川善后督办的招牌,与在成都的杨森督理公署遥相对峙。次年4月,杨森企图以武力统一四川,便发动了“统一之战”与刘湘争锋相对。刘湘采取后发制人的战略,在重庆拉拢黔军,组成川黔联军,最后打败杨森,迫使杨森率部出川。8月,在自流井召集“善后会议”各军将领分赃,刘湘获得利益最大,接收了杨森的大部份部队。黔军袁祖铭出力大,分赃少,因而于1926年1月夺占了重庆。为了驱逐袁祖铭,刘湘发出“川军必须一致对外”的通电,又与杨森重修旧好,联合讨袁。袁祖铭见势不可挡,只得率部撤离重庆,退出四川。自此以后,刘湘长期独站重庆,成都则为刘文辉、邓锡侯、田颂尧三部共管。

北伐战争开始后,四川各军顺应国势,分别先后易帜,改编为国民革命军。1926年8月6日,刘湘通电反对吴佩孚,表示愿意北伐,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,保留四川善后督办职。蒋介石为拉拢刘湘进犯武汉,派代表李仲公等人入川开展工作。刘湘倒向蒋介石一边,秉承蒋介石旨意,由师长王陵基、旅长兰文彬和蒋派川的特务策划下,在重庆打枪坝制造了震惊全国的“三•三一”惨案,阴谋镇压共产党,血腥屠杀革命群众,死伤千余人,中共地方党组织负责人杨闇公、冉钧等遇害。5月,刘湘与赖心辉、刘文辉合力围攻刘伯承领导的泸州起义军,起义失败,刘伯承离川赴武汉。

1928年9月,刘湘、刘文辉、邓锡侯、田颂尧在资中召开瓜分权益的会议,议定:成立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,刘湘为委员长;组织四川省政府,刘文辉为主席,邓锡侯、田颂尧为委员,呈报南京国民政府,于10月31日批准。是年冬,刘湘发动下川东之战,对付杨森、罗泽洲、赖心辉、李家钰等部的联合进攻。刘湘首先把资中、内江等县让给刘文辉驻防,以牵制李家钰,然后集中兵力先后击败罗泽洲、杨森部,大获全胜。刘湘占领下川东23县,收编杨森近三万部队,接着又联合刘文辉向赖心辉部进攻,赖部溃败,退至贵州。赖的防区江津、合川划归刘文辉所有。至此,长江流经川内的江津以上地区,属刘文辉的防区;而重庆以下至宜昌属刘湘控制。在一段时间内,四川成为“二刘”的天下,形成以刘湘为首的“速成系”军事集团,和以刘文辉为首的“保定系”军事集团。

刘湘有称霸四川,进而吞并云贵的野心,他加紧扩充军队,建立“海、陆、空、神”四大军种。刘湘为统治部队,请来刘(从云)神仙为他当军师,并要求师、旅长都要拜刘神仙为师,部队搞以神治军。

刘文辉见刘湘势力愈来愈大,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,决心组建空军。刘文辉以200万巨款由国外购买飞机,拆散分装入箱,从上海运回成都,途经万县时,被刘湘下令扣留。于1930年5月20日,刘文辉到重庆与刘湘面商退还飞机和军械诸事。刘湘不退,将刘文辉软禁在重庆三个月之久。刘文辉以为刘湘要对自己下手,便决心与刘湘开战。刘文辉由重庆返回成都,沿途作了部署。刘湘亦分化、拉拢“保定系”邓、田部,使刘文辉陷入孤立。这时,杨森、李家钰、罗泽洲乘机站在刘湘一边,愿作进攻刘文辉的前驱。于是四川军阀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,即“二刘大战”终于爆发了。这次战争从1932年秋开始历时一年,双方动员兵力约30万人,其间经过刘文辉、田颂尧之间的“刘、田成都巷战”;“二刘荣(县)威(远)大战”;刘文辉、邓锡侯之间的“刘邓毗河之战”;“二刘岷江之战”等四次战役。最后刘湘获得全胜,刘文辉全线崩败,率残部退至西康。当“二刘大战”之际,1932年底红军进入川北,发展极为迅速,建立通(江)、南(江)、巴(中)川陕革命根据地,这就迫使刘湘不得不早日结束战争,以便“回师剿赤”。刘文辉退到西康后,刘湘便停止追击,并于1933年9月6日,刘湘与刘文辉联合通电,双方停止敌对行为,这时,四川军阀最后一场混战宣告结束,刘湘统一四川,任四川省政府主席。

1933年10月4日,刘湘就任蒋介石委任的“四川剿匪总司令”,司令部设在成都。刘湘调集各路军部队约110余团,共20万兵力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六路围攻。刘湘宣称要在一个月内全部肃清川北红军。当时,红四方面军已发展到五个军八万余人,建立了23县(市)的革命政权。刘湘为消灭红军,将川中各军编为六路,任命邓锡侯、田颂尧、李家钰、杨森、王陵基、刘存厚分别为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各路军总指挥,围攻川陕根据地红军。红军利用川北有利地形,对刘湘的围剿采取运动防御战,大量消灭刘部各军有生力量。由于刘军进展极不顺利,川军内部矛盾四出,刘湘在计绌力穷的情况下,大耍“以神治军”的权术。1934年4月3日,请刘从云任剿匪军总司令部前方军事委员会委员长,统率指挥各路军。刘从云上台后叫嚷“二十八天消灭红军”。红四方面军采取“诱敌深入、后发制人”的方针,最后坚守万源,多次击败刘军进攻,战到8月红军大举反攻,先克巴中、南江、旺苍等县,后攻克阆中、苍溪及嘉陵江东岸地区。刘湘的主力第五路军全线崩溃,其余各路也纷纷败退,9月下旬,历时10个月的“六路围攻”以失败告终。

中央红军在江西突围举行长征,蒋介石慌了手脚,电邀刘湘到南京面谈。1934年11月,刘湘到南京面谒蒋介石。蒋要刘湘组建四川省政府并担任主席,原“四川善后督办”改为川康绥靖公署,刘湘任主任。1935年2月,刘湘在重庆就任四川省政府主席,7月迁至成都。省政府成立,各军防区的政权收归省署,结束了防区割据,实现了四川的统一。5月,刘湘又将全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,区设督察专员。刘湘主持四川政权三年,注重四川建设,动工修建成渝铁路,因抗战工程停顿;成立四川公路局,修建川陕、川黔、川湘公路;成立四川农业改进所;成立四川水利局,设置都江堰工程处,对都江堰进行大修;成立四川气象局、电信管理局、矿务处等;任命实业家卢作孚为建设厅厅长,设立四川省设计委员会,聘请晏阳初为主任委员,划新都县为实验县。另外,早在1934年,刘湘邀请以胡庶华为团长的中国工程师学会四川考察团来川,对四川的工业资源及生产建设进行考察,并于1936年1月,写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考察报告书,刘湘为该书作序。

1935年1月,蒋介石派贺国光率参谋团入川,标志着蒋介石势力开始伸入四川,从此以后,蒋介石以康泽率领的约二千人的别动队、宪兵、复兴社、CC、中央军等相继入川。尤其使刘湘恼怒的是:举办由蒋介石任团长的峨眉军官训练团,调训川军营长以上军官;又在成都设立中央军校分校,培训川军下级军官,借此拉拢川军干部背离刘湘,效忠蒋介石。是年11月,驻川参谋团改组为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,任顾祝同为行营主任。这样,蒋介石就夺走了刘湘的军事指挥权。蒋介石经常来川,把控四川,成为他的工作重心之一。为了保住四川地盘不被蒋介石侵吞,刘湘采取两面手法,表面敷衍蒋介石,暗中进行反蒋活动。

为了反蒋,刘湘联络各省的地方实力派,以作声援。刘湘先后分别派代表与原西北军首领冯玉祥,山西阎锡山,山东韩复渠,河北宋哲元、商震,陕西张学良、杨虎诚,广西李宗仁、白崇禧,云南龙云,广东陈济棠等,进行联络,相约互为支援,以免被蒋介石各个击破。1936年夏,两广发出反蒋通电,并同时举兵,刘湘表面不动声色,暗中调兵欲与两广配合行动。刘湘尚未行动,陈济棠很快失败,但仍遭蒋怀恨。是年12月,“西安事变”发生,刘湘部下主张派兵包围在成都的中央军校和重庆行营,刘湘老谋深算,坐看事态发展,尚未行动,“西安事变”又很快和平解决。随着刘湘与蒋介石的矛盾发展,刘湘对共产党的态度也逐渐变化。

刘湘思想开始转变,是在1935年,中共中央派张署时、黄子谷回川,向刘湘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。冯玉祥亦派高新亚来川,以冯玉祥的亲历和刘湘的切身利益分析,说明要反蒋就必须抗日、联共,只有如此,才能摆脱被蒋介石吃掉的危险。由此,刘湘的思想由反共转向联共,并从1936年开始同共产党建立联系。刘湘聘请了中共通过冯玉祥介绍来的高新亚、郭秉毅(中共秘密党员)、汪导予、李荫枫当高级顾问,为他出谋划策。1937年春末,刘湘派张斯可、刘亚休为代表与中共代表张云逸及李宗仁、白崇禧签订团结抗日的《川、桂、红协定》。

1937年7月,抗日战争爆发,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,刘湘与共产党的关系进一步发展,8月,中共中央派张署时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返川,并派李一氓随行,建立中共和刘湘的正式联系。9月中共中央又派罗世文以党中央正式代表身份来川和刘湘继续联系,刘湘则派王干青(中共党员)为代表驻延安。由于联共抗日,刘湘有不少进步表现:资助6万元给中共上海办事处建立电台;捐资5万元帮助延安建立图书馆;资助车耀先等人创办的《大声周刊》、《国难三日刊》;聘请张秀熟为绥署顾问;委任郭秉毅为省保安处的政治指导员兼政训科负责人等等。

1937年7月6日,蒋介石、何应钦在重庆召开川康整军会议。顾祝同逼迫刘湘主动裁减军队,在这关键时刻,芦沟桥事变爆发,何应钦匆忙返京,会议草草收场。经过这次整军,对刘湘的实力削弱甚微。

抗日战争爆发。8月7日,刘湘奉国民政府电令,飞抵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。在会上刘湘慷慨陈词,表示“四川可出兵30万,提供壮丁500万,供给粮食若干万石”,这对国民党中央的抗战决策起了一定促进作用。刘湘在南京期间,与周恩来、朱德、叶剑英等,对抗战问题交换意见。同时,刘湘与龙云、白崇禧商定,为防蒋介石分化瓦解,要求蒋介石把川、滇、桂军集中使用。结果,川军出川以后,不但不能和滇、桂两省军队集中使用,就连川军也被蒋介石分割使用。

蒋介石先任命刘湘任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,后改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,辖二十二、二十三两个由川军组建的集团军,共11个师的兵力,担任平汉线方面的防守任务。出川前,刘湘将川军四十一军孙震部、四十五军陈书农部、四十七军李家钰部组建成二十集团军;将川军二十一军唐式遵部、二十三军潘文华部、四十四军王缵绪部组建成二十三集团军。刘湘向全川人民表示:“四川是复兴民族根据地和战时后防地……人口最多,物产丰富,7000万人民所应负的责任,较他省尤为重大,我各军将士,立即加强训练,厉兵秣马,奉命开赴前线,留守则力固后防。”刘湘还表示:“湘忝主军民,誓战国家民族立场,在中央领导下,为民族抗战而效命,湘倘或不忠于抗战,愿受民众之弃绝,抑或各界人士反暴弃退缩,湘亦执法以绳其后。”

8月27日,刘湘召集诸军长、参谋长会议,商议出川有关事项。刘湘向大家表示决定亲自率军出川。刘湘对后方事务、人事亦作了安排:王陵基任省保安处长兼保安副司令,将全省保安部队编为24个团。临行前,刘湘下令: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由总参议钟体乾代理,四川省主席由秘书长邓汉祥代理,并报中央备查。

为了适应长期抗战的需要,还拟定订了《四川后方国防基本建设大纲》等。

1937年9月,由川军组建的二十二、二十三集团军,分别由川陕公路和沿长江乘船开赴抗日前线。11月9日,刘湘乘飞机赶赴武汉,17日从汉口乘船到南京,才知道蒋介石已改变原计划,将川军分割使用。已把二十二集团军调归第二战区阎钖山指挥,第二十三集团军则调去参加保卫南京的外围战。又任命蒋的心腹陈诚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,夺取刘湘战区指挥权。芜湖失陷后,第七战区被撤消。这使刘湘又气又急,又感觉身体不适。他坚持连夜根据敌情制定作战计划,下令川军在沪杭道上和太湖南岸地区阻击日军,以主力置于京机道南边的天目山地区,准备趁机从侧面袭击西进日军。

11月24日,刘湘从军事委员会开完会回到办事处,口述调动部队命令时,突然昏倒,经医生诊断后,确认是胃溃疡、糖尿病并发症,便留在南京养了几天病。稍有好转,刘湘身边的高级幕僚劝他回四川养病,刘湘以抗战为重,不愿回川。日军将要大规模轰炸南京,于25日深夜,刘湘乘轮,撤至武汉,住入万国医院。

在四川的幕僚们得知刘湘病重入院,认为武汉是蒋介石的势力范围,很不安全,决定刘湘妻刘书周由秦德君陪同去汉口将刘湘接回四川。拟定刘书周于1938年1月10日左右起程去汉口,因家务事耽误了行期,去时刘湘已去逝。

刘湘住院,蒋介石命令陈诚由第七战区司令副长官改任代长官,又命令唐式遵接替刘湘职务,兼任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,这便夺去了刘湘的兵权。刘湘更进一步看清了蒋介石分化、瓦解川军,进而由中央军占据四川的企图。刘湘对蒋介石痛恨至极,决心与第一、二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、韩复榘联合反蒋,阻止中央军进入四川。一切筹划有序,只待联名通电倒蒋时,宋哲元倒戈将密电报告了蒋介石,致使计划破灭。蒋介石立即命戴笠派特务监视刘湘,并对刘湘作出三项规定:“病养、死葬、逃杀!”
1938年1月初,戴笠利用范绍增与刘湘的矛盾,在万国医院刘湘病房旁边弄了一个房间,由范绍增监视刘湘。范绍增利用跳舞的机会与刘湘的特别护士陶小姐混熟,从她口里了解刘湘的一些情况,并转告戴笠。

刘湘病情好转后,打算回四川,并电告成都,又派李宗仁、白崇禧代他买速度最快的“飞速”号飞机,飞到汉口来接他。戴笠得知情报后,立即派特务在重庆破坏刘湘的飞机,当飞机飞到宜昌与汉口之间的潜江县杨家湖上空时,飞机突然爆炸,刘湘计划破产,无法回四川。

1938年1月5日前后,刘湘部的团长潘寅久,从南京来汉口,在刘湘军务处,看到一份刘湘的电令:“川军军长王缵绪率两个师驻扎宜昌、沙市,与韩复榘去襄阳、樊城的队伍联系,拒蒋入川。”潘原是范绍增部的团长,又是范一个堂口的袍哥。潘将电文内容赶忙告诉范绍增。范急告孔祥熙转蒋介石。蒋得知大惊,要戴笠核实,终破译出刘湘与韩复榘等联络的反蒋全部密电码。
蒋介石便在开封以召集会议为名,将到会的韩复榘送往汉口关押。

这时,刘湘病已基本康复,在1月14日以后病情又忽然逆转。每天都要来和刘湘面谈“抗战”大事的何应钦,在1月20日傍晚又来医院刘湘病房,将韩复榘已被关押的事告诉了他,还将刘湘与韩联合反蒋的电稿甩在桌。刘湘知事已败露,大惊失色,惶恐不已。何应钦走后,医生来给刘湘打针、服药,当晚刘湘便大口吐血,昏迷不醒,抢救无效,于20日晚8时逝世。终年48岁。刘湘死后,在桌上发现有一张纸条,上有刘湘亲笔写有两句古诗:“出师末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

1938年1月22日,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明令褒奖刘湘,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,并准予国葬。发治丧费1万元,派内政部长何键前往,代表致祭。当天蒋介石急忙任命张群为四川省政府主席。2月11日又任命张群兼四川全省保安司令,但曹到川康军政界的强烈反对。

1月25日,在汉口举行了刘湘的追悼会。26日刘湘灵柩从汉口用轮船运回四川。2月3日运抵重庆,在重庆公祭后由护灵专使陈杰少将率队送往成都。2月23日刘湘灵柩到达成都,数万军民夹道迎接灵车。灵柩安放在督院街省政府礼堂,公祭五日后送往武侯祠暂厝。刘湘墓园选在武侯祠南侧,于1939年1月20日动工修建,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,具有北方官武建筑风格,至1941年冬落成,耗资140余万元。在1939年9月灵台和墓穴修好后,定于9月17至19日,举行刘湘国葬日。三天内全国下半旗致哀,停止一切娱乐活动,川康各县遍设祭坛,19日这天上午11时举行安葬大典,下午下葬。

1942年,举行刘湘墓园落成典礼。墓园中塑刘湘戎装铜像,墓园庄重雅致。典礼上褒扬刘湘率部出川参加抗战的功绩,为众深切敬仰。只可惜在“文革”中铜像已毁,刘湘墓园今仅存石质牌坊旌忠门、碑亭、荐馨堂,两侧有西配堂、东配堂,最后是刘湘墓。现存墓碑是新立的,其碑的右侧刻记:抗日战争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一级上将;左侧刻记:公元一九八五年立;居中刻:刘湘之墓。墓园内园林清幽,塔柏森森,供人们凭吊。目前划归成都武侯祠所辖,供人们游览休闲。

 
分享:
更多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