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主角的身姿与光影融合,幕布上的梅花花瓣四处飘落,春夏秋冬在古老的院落中更替……4月21日晚,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树人街的杨孟高、刘元琥、刘元瑄、陈月生四座民国公馆内,大型实境体验剧《今时今日安仁》如约上演,为观众讲述了一段上世纪30年代的传奇姻缘。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,除了每周周一,该剧几乎每天与观众见面。
坐拥27座民国公馆、中国雕塑史杰作《收租院》、47座现代博物馆……
浓缩了百年中国史的安仁古镇,自身便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,如何盘活这些珍贵资源,打破古镇旅游“千镇一面”的困境?近年来,安仁创造性地进行文旅产品内容研发,让“安仁老故事”散发出新魅力。
讲好“安仁故事”放大本底文化
安仁古镇树人街街口,7座历史气息浓郁的公馆比邻而立:左边杨孟高公馆等4座,每周六天固定上演《今时今日安仁》;右边郑子权公馆等3座,则改造成了占地2880平方米的“公馆式博物馆群落”华公馆。2017年年底开放后,华公馆已成功举办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、尼泊尔造像艺术、中国古茶器、明清圣旨珍品等展览。
如此改造老公馆,运营方经过了反复斟酌。“安仁自身的历史文化,决定了它跟其他古镇不同的‘调性’,也就是更有一种‘民国范’‘小资范’。”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雪松介绍,对于公馆这样的老建筑,传统开发思路是打造茶馆、民宿、私房菜等业态,但这样无法真正讲述“安仁故事”。
为打造《今时今日安仁》,他们请来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策划团队,将旅游景区广泛采用的“实景演出”升级为“实境演出”,每一幕都以真实的公馆建筑为环境依托,并融入裸眼3D、全息、空间成像等多媒体技术。
在产品打造和业态引入上,运营方坚持与安仁的“文化本底”相匹配,与方所共同打造的“方知书房”就是一例。“方知书房”所在地原为一处经营餐饮的院落,坐落有民国时期修建的“万成堰纪念碑”。如今,这里划分成前后两院,不仅设有24小时营业的无人零售书店、女性阅读专区等,还不定期举办各类现场活动和艺术展。
“阳春白雪”的发展思路,会不会到头来“曲高和寡”?向雪松并非没有担忧,“《今时今日安仁》的票价是380元,而全国旅游演艺平均票价在220元。”不过他认为,安仁古镇的文旅融合发展,不应走上只靠游客转化和大众消费的老路。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安仁本底文化放大,成为安仁古镇区别于其他古镇的明亮招牌。”
讲好“产业故事”形成发展优势
“国内外游客到了成都,都应该到安仁来‘打卡’。”在大邑县委副书记王琰看来,安仁还应有更多国际化旅游产品和业态。近年来,安仁的“国际范”越来越亮眼:安仁双年展、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、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中国首展相继举行,以威士忌、红酒、咖啡为主题的一系列博物馆接连落户……
随着项目陆续活化,安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。2017年首届安仁双年展前,主办方特意组织了一批国内外艺术家到安仁参观,最终40%的参展作品或专为安仁创作,或系首次展出。双年展结束后,其中由意大利策展人马可·斯科蒂尼策划的“四川故事——戏剧与历史”板块还移师意大利米兰展出,让安仁在“艺术之都”火了一把。
第二届安仁双年展预计今年10月举行。向雪松说,今年的双年展将在首届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品现场交易环节,让更多群体参与这一文化盛事。“我们的目标既然是文旅融合发展,就应该把‘产业故事’一块儿讲清楚。”
不过王琰也坦陈,安仁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,存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。如何化解?大邑先期编制《安仁镇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》等,为文旅融合提供规划依据。
《今时今日安仁》公馆演艺文博综合体的设计改造,就本着“修旧如旧、最小干预、完全可逆”的原则。“对必须拆除的构件部分,进行编号建档保存;增加构件部分,先做基础支撑,后做构件增加。”王琰说。
如何把演出设施“藏”起来,不破坏原有建筑风貌,也下了一番功夫。“音响放在窗户后面,灯光桁架采用与建筑相近的色系。”向雪松表示,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地再现民国时期川西人文风貌,形成安仁文旅发展新优势。
来源:《邑城》杂志